首页> 游戏攻略 >日啖荔枝三百颗,下一句是什么?这诗句出自哪里?

日啖荔枝三百颗,下一句是什么?这诗句出自哪里?

2025-09-03 01:32:21

  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这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《惠州一绝》。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、书画家、政治家,他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,深受人们喜爱。

  苏轼的这首《惠州一绝》描绘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。惠州,位于广东省东南部,是荔枝的主要产地之一。荔枝,又称龙眼,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水果,因其甜美多汁而备受人们喜爱。苏轼在这句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荔枝的喜爱,甚至愿意为了品尝荔枝而长居岭南。

  下面,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句诗句进行详细解析:

  一、诗句解读

  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,这里的“日”指的是每天,“啖”是吃的意思,“荔枝”是指一种水果,而“三百颗”则表示数量。整句话的意思是每天都要吃三百颗荔枝。这里的“三百颗”并非实数,而是夸张的表达,用以强调苏轼对荔枝的喜爱程度。

  “不辞长作岭南人”,这里的“不辞”表示不推辞,“长作”是指长期居住,“岭南人”指的是岭南地区的人。整句话的意思是即使长期居住在岭南地区,也不推辞。这里的“岭南人”指的是惠州人,因为惠州位于岭南地区。

  二、诗句背景

  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二年(1079年)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,后来又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惠州。在惠州,苏轼虽然身处逆境,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,对生活充满热爱。荔枝作为惠州特产,苏轼对其情有独钟,于是写下了这首《惠州一绝》。

  三、诗句意义

  这句诗句表达了苏轼对荔枝的喜爱之情,同时也反映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。在逆境中,他依然能够保持乐观,享受生活中的美好。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
  四、诗句影响

  苏轼的这首《惠州一绝》不仅表达了他对荔枝的喜爱,还成为了后人赞美惠州、赞美荔枝的佳作。这句诗句也成为了人们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。

  相关问答

  1. 这句诗句出自哪位诗人?

  答:这句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。

  2. 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什么?

  答:这句诗句的下一句是“不辞长作岭南人”。

  3. 这句诗句描绘了什么情景?

  答:这句诗句描绘了苏轼对荔枝的喜爱之情,以及他豁达的人生态度。

  4. 这句诗句对后世有什么影响?

  答:这句诗句成为了后人赞美惠州、赞美荔枝的佳作,同时也成为了人们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。

  5. 苏轼在惠州任职期间有什么事迹?

  答:苏轼在惠州任职期间,关心民生,兴修水利,推广农业技术,深受百姓爱戴。他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,如《惠州一绝》等。